好心情说说吧,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!
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
独角仙的教案
活动目标:
1、在观察比较与反复操作中,分析影响用泡泡器拉出大泡泡的相关因素。
2、体验合作拉出大泡泡的快乐,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。
活动准备:
1、教具准备:泡泡秀道具、视频
2、学具准备:各种幼儿自制泡泡器(所用材料:吸管、棉线、毛线、扭扭棒),泡泡水。
活动重难点:
重点:两人合作拉出大泡泡
难点:找到影响拉出大泡泡的相关因素
活动过程:
一、说说泡泡器
——前段时间大家在班级里制作大泡泡器,这里是你们已经做好的大泡泡器,谁来说说你们这样设计的理由?你们觉得哪个泡泡器最有可能拉出大泡泡?
二、用泡泡器拉泡泡
1、两两合作尝试拉大泡泡
(1)引出任务
——今天我们就来试玩一下,要求是两两合作,先来试试自己制作的大泡泡器,看看能不能顺利拉出大泡泡!如果拉出来了,想想你们是怎么做到的,如果没能拉出大泡泡,思考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?
(2)幼儿合作拉泡泡
观察重点:观察幼儿两人合作拉泡泡的方法;观察幼儿是否关注到“膜”;观察幼儿是否调整拉泡泡的方法。
(3)交流拉泡泡的感受
——你们哪几组拉出了大泡泡?
——介绍一下拉出大泡泡的好方法?未能拉出大泡泡可能的原因是什么?
小结:把泡泡器完全浸在泡泡水里,看到一层膜,同时朝一个方向拉,才能拉出大泡泡。
——你们觉得要拉出大泡泡除了方法之外,和材料有关系吗?
过渡语:我们可以试试别的小组制作的泡泡器,这样会有更多的发现。
2、再次尝试拉泡泡
——现在我们用刚才讨论的办法再去试试,如果还是没能拉出大泡泡,我们再找找原因。
三、延伸活动
——今天,我也有一个大泡泡器,你们觉得能拉出大泡泡吗?
——神奇的泡泡器还能变成一场好看的魔幻秀,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。
独角仙的教案 篇2一天下午,我在路旁的草丛里意外地发现了一只全身翠绿的“小怪物”。这小家伙,近看像是一把全身翠绿的小刀,远看仿佛一块宝玉。咦,这到底是什么动物呢?再仔细一看,这时的我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,原来这只“小怪物”是一只螳螂。我觉得它很好玩,便小心翼翼地把它捉住,将它带回了家。
小螳螂随我回到家后,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似的在屋里飞来飞去,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。过了好一会儿,这“调皮王子”才安定下来,我终于可以安安静静地欣赏这只螳螂了。
这只螳螂的头呈三角形,上面有两只蠢蠢欲动的`触角,头下方是
查看更多>>独角仙幼虫长得白白胖胖的,头是紫黑色的,嘴上有一对像小钳子一样的牙,面部有许多凹下去的小坑。六条腿是橙色的,又粗又短。白胖的身上长着很短的小红毛。在身体的两侧,知长着一排小孔,小孔是用来呼吸的气门(气门又名空气入口)。身上还有一条条黑色的条纹。如果它缩成一团,比一个鸡蛋还要大呢。
有时,独角仙幼虫在装有木屑的饲养盒内用木屑把自己喂得饱饱的,然后拉出一粒粒迷你“炸弹”,不过,它会把这些“炸弹”推到木屑最上面,看来它也爱干净啊。如果能看见木屑上方的大便时,就该换新的饲养木屑了。
独角仙的幼虫和成虫长得天差地别,别看我把幼虫写得那么可爱,实际上幼虫长得很丑、很恶心,而成虫十分霸气威武,有“甲虫之王”的美称。公虫头上有一个大而有力的角,爪子很尖利,一下就能把人的皮肤抓破。它力大无穷,在昆虫世界中,要找出一个能与之匹敌的对手并不容易。独角仙能举起相当于自身重量850倍的物体。相比之下,号称“力大无比”的非洲象却只能举起相当于自身重量1/4的物体。
说到这里,许多喜欢昆虫的人肯定想得到一只独角仙吧!真希望我家的独角仙快点长成成虫。
独角仙06-19
仙蟾06-30
独角仙作文【篇2】夏日的夜晚,群星闪烁,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窃窃私语,可是由于一个“怪物”的出现,便打破了这个夜晚的宁静。
“妈呀!”这是啥东西,我忽地一下子从地铺上跳了起来。那是有一只有点像犀牛的昆虫,从窗子里落到地上。正在努力的挣扎着。这就是昆虫中的“土霸王”——甲虫,人送外号“独角仙”。
“独角仙”有一身的盔甲和一个像犀牛角一样的东西。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,我忍不住我的好奇心便用旁边的一个小棒子把它翻来复去的观察,忽然发现它的背上有一大片伤痕。
我觉得它和普通昆虫没什么两样,就是力气很大,可为什么叫“独角仙”呢?“独角”我倒还能明白,这个“仙”字是什么意思呢,正当我困惑的时候,吹来一阵风,把书架上的《昆虫记》吹了下来。我灵机一动,可以在《昆虫记》找答案啊!可是我翻来翻去就是没有找到关于它的介绍,不会这么巧吧?
没有找到答案,我有些失望,不过那只可怜的“独角仙”被蚂蚁的巡逻兵发现了,在它的后面还跟着一只小蚂蚁,我很仔细的看发现它俩的触角,一碰一碰。它们一定是要去找援兵把“独角仙”抬走,我得救救它。
我把它翻过来之后,把它藏了起来,蚂蚁大部队来了之后发现独角仙不见了,只好又回去了。最后,独角
查看更多>>编辑为您搜集了一些主题相关内容:我的独角仙作文,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。写好作文是我们学习语文必备的看家技能,写作文培养了孩子的思考问题的能力。写作是一套功夫、学问、技艺和智慧。
我的独角仙作文 篇1化蛹前的独角仙
2018.5.12
星期六,我在跳舞回家的路上,爸爸告诉我,独角仙快要化蛹了。
我连忙回家打开饲养箱,仔细一看,腐殖土里有好大两个蛹室,幼虫在里面一直扭来扭去。土上面还有两只,不停的翻滚摆动着自己的身体,那样子真可笑。
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,指着其中一只幼虫,对爸爸说:你看,它的尾巴上看起来皱巴巴的,是不是要蜕皮呀?爸爸回答道:应该都是化蛹前的征兆,也叫前蛹期。你发现没有,它跟蚕一样,化蛹时都会变成黄色,而且身体不停的扭动。我笑了:那就把它认为是巨型蚕吧!我小心翼翼的把盖子盖上。
化蛹前的独角仙
2018.5.13
一大早醒来,我立马又去看虫宝宝,发现在腐殖土上面有一道道幼虫板过的痕迹。我惊讶极了,心里想:没想到它们化蛹时的动静挺大的。
傍晚,妈妈也来凑热闹,还用手机拍了好多照片。她指着正在扭动的幼虫说:这独角仙是在做健身运动吗?怎么还一扭一扭的?我答到:呵呵,还真像,它化蛹时就是这样的。我用手指轻轻碰触一下它的身体,它扭动的更厉害了,可把我笑死了!
希望我的虫宝宝快快长大,成为威武的独角仙!
化蛹前的独角仙
2018.5.17
虫宝宝的颜色变得越来越黄了,这证明它离化蛹已经很近了。于是,我就天天去看它。
爸爸对我说:咱们的独角仙正处在前蛹期,非常脆弱,我们不能总是去惊动它,那样会消耗它的体力,容易导致化蛹失败,一旦失败,那么它就会死去。我听了,害怕极了,想:要是它们死了,我一定会很伤心的!毕竟也是一条小生命啊!一想到我可能看不到它长大时威武的样子,我几乎就要哭了。
中午,为了后面的虫宝宝能够顺利化蛹,我和爸爸一起动手做起了人工蛹室。首先要准备几个一次性塑料杯(不能用纸杯)、剪刀和一些无香味的纸巾。第一步是把纸巾对折两次,用喷壶洒些水,也不要太湿;第二步将折好的纸巾竖着放进塑料杯中,并用手轻轻按压,让纸巾贴着杯底;重复上面的动作,直到塑料杯底部以及杯壁四周贴满一层纸巾。为了让幼虫宝宝感觉更舒适,最后可以再剪一些纸巾,洒上水,对杯底和杯壁四周进行加厚。这样,人工蛹室才算基本完成。
制作人工蛹室时,要切记两点:一是纸巾必须是无香味的,避免刺激到幼
查看更多>>一篇值得一读的“三角形内角和教案”文章励志的句子在这里推荐给您,祝你学习和工作都能更加出色。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,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。教案是教学成果的重要佐证。
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篇1三角形的内角教案
教学目标 经历实验活动的过程,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,能用平行线的性质推出这一定理 2 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:三角形内角和定理
难点: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理的过程 教学方法:采用引导发现法。教学手段:折纸,拼角,多媒体 课前准备
每个学生准备好二个由硬纸片剪出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
一、做一做
1在所准备的三角形硬纸片上标出三个内角的编码 让学生动手把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拼在第三个角的顶点处,用量角器量出bcd的度数,可得到abacb180
剪下a,按图(2)拼在一起,从而还可得到abacb180
图2 4 把b和c剪下按图(3)拼在一起,用量角器量一量man的度数,会得到什么结果。
二想一想
如果我们不用剪、拼办法,可不可以用推理论证的方法来说明上面的结论的正确性呢? 已知abc,说明abc180,你有几种方法?
归纳总结如下:(用幻灯片逐个展示)
证法一:作bc的延长线cd,在△a b c的外部以c a 为一边,ce为另一边作∠1=∠a.则 c e∥b a ﹙内错角相等,两直线平行﹚ ∴ ∠2 =∠b ﹙两直线平行,同位角相等﹚ ∵ ∠b c a +∠1 +∠2=180° ∴ ∠b c a +∠a +∠b = 180° 证法二:过点a画de∥bc
∴∠1= ∠b,∠2=∠c(两直线平行,内错角相等)
∵ ∠1+ ∠bac+ ∠2=180°(平角定义)
∴∠b+ ∠bac+ ∠c=180°
证法三:在bc上取一点d,过点d画de∥ba,df ∥ca
∴ ∠bdf= ∠c,∠edc= ∠b,(两直线平行,同位角相等)
∠edf=∠dec=∠a(两直线平行,内错角相等)
∵ ∠bdf+ ∠edf+ ∠edc=180 °
∴ ∠a+ ∠b+ ∠c=180
° 证法四:过点c作cd ∥ba
∴ ∠acd= ∠a(两直线平行,内错角相等)
∠bcd+ ∠b=180 °(两直线平行,同内角互补)
∴ ∠bca+ ∠ acd+ ∠b =180 °
即∠bca+
查看更多>>